[典源] 《左傳·僖公十三年》:“冬,晉薦饑,使乞糴于秦。秦伯謂子桑:‘與諸乎?’對曰:‘重施而報,君將何求。重施而不報,其民必攜,攜而討蔫,無眾必敗。’謂百里:‘與諸乎?’對曰:‘天災(zāi)流行,國家代有,救災(zāi)恤爺,道也。行道有福。’秦于是乎輸粟于晉,自雍及絳,相繼。命之曰‘泛舟之役’。”
?。鄣淞x] 晉天旱成災(zāi),向秦借糧,秦國君臣大度,不計較惠公背施,組織“泛舟之役”,把糧食運到晉都絳邑,賑濟災(zāi)民,這是值得贊譽的大義之舉。
?。鄣鋵崳? 公元前617年,晉國冬旱接春旱,發(fā)生糧荒,派使者向秦國借糧。秦穆公問大夫公孫枝:“借給與否?”公孫枝說:“給他們,是國君再次施恩于晉惠公。倘若他知恩不報,他將會失去百姓,其必然失敗。”穆公又問百里奚。百里奚說:“天災(zāi)流行,會在各國交替發(fā)生。救災(zāi)恤鄰,是正義之舉。按正義行事,是積福行善。”此時,晉大夫丕鄭的兒子丕豹在秦,因晉惠公無故殺害了其父親丕鄭,請求借機攻打晉國。穆公說:“國君有罪,百姓何罪!”于是,秦國組織舟楫,把秦糧從雍城裝船,經(jīng)渭河、歷黃河、轉(zhuǎn)汾河、再澮河,運到了晉都絳邑。歷史上稱其此舉謂“泛舟之役”。
| 循化| 万荣县| 新乡县| 中牟县| 闻喜县| 林周县| 小金县| 五台县| 盘山县| 固镇县| 会理县| 进贤县| 五河县| 南漳县| 抚松县| 卓尼县| 远安县| 敦化市| 建昌县| 太原市| 沙河市| 古交市| 营山县| 陕西省| 焦作市| 根河市| 阳朔县| 金塔县| 通化县| 凌源市| 东明县| 湾仔区| 紫金县| 云霄县| 三台县| 密山市| 保靖县| 吴桥县| 甘谷县| 礼泉县|